恒定的体温对于动物生存很有用,可以帮助它们抵御外界温度变化,进行远距离迁徙。但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具备这一特征,一直以来,科学家都想知道哺乳动物是何时变成恒温动物的。
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认为,哺乳动物祖先内耳中的半规管结构也许有助于解答这个问题。因为内耳的半规管含有内淋巴液,而内淋巴液的黏度会随动物体温而变化。
半规管是动物体内的平衡器官,里面充满了内淋巴液。当大脑转动或移动,内淋巴液也会“晃动”,激活感受器,告知大脑头部和身体的确切位置。为了使半规管有效地检测到头部的旋转并帮助平衡,内淋巴液的“黏性”至关重要——太过黏稠,就会像蜂蜜一样,很不容易流动;太过稀薄,又会像清水一样,很容易摇摇晃晃。
此前的一些研究表明,内淋巴液的黏度会随着体温的变化而变化,就像一大块黄油在热锅中会从固体变成液体一样。所以体温的演变将导致内淋巴液的黏度发生改变,内耳的半规管也必须适应相应的变化。
这个国际团队研究了56种已灭绝物种的半规管结构,他们发现在6000多万年前,半规管结构在哺乳动物祖先中发生了明显变化。这或许说明,在这段时期,哺乳动物就具有了相对稳定的体温。
- 上一篇:天花病毒还存在吗?
- 下一篇:蜗牛的壳是如何长出来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