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问:“好奇号 +”小程序用户
好奇鳄:通常,水面结冰不会导致冰面下的鱼缺氧、窒息。这主要是因为水中并不缺氧,而且在冬天,鱼类对氧气的需求也较低。
首先,冬天时,湖水的含氧量比夏天时更高。因为随着温度升高,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会逐渐减少。当气温为 0℃时,水中的氧气含量约为20℃时的 1.5 倍。也就是说,在结冰之前,水中就已经溶解了较多氧气。
其次,湖泊、河流等水体空间较大,鱼类可以在不同水层和区域游动,寻找氧气含量丰富的区域。水草和浮游植物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定的氧气。
此外,鱼类是变温动物,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下降。在低温环境下,鱼类的新陈代谢速度会显著降低,对氧气的需求也会减少。
但是,如果结冰的时间过久,水中的氧气消耗殆尽,鱼群也会因缺氧而死亡。比如,在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区,冬天温度很低,水上冰层的厚度超过 1 米,冰封时间长达 5 个月。在这种情况下,鱼类就很容易缺氧、窒息。因此,当地人经常会在鱼塘的冰面上砸开缺口,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。
- 上一篇:葡萄表面的白色粉末是什么?
- 下一篇:没有了